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[1] 张秀生,王鹏.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[J].经济问题,2015(4):46-49,82.
[2] 英国石油公司(BP) .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[M].北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18.
[3] 张晓平.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05,15(2):38-41.
[4] 杨占红,吕连宏,曹宝,等.国际能源消费特征比较分析及中国发展建议[J].地球科学进展,2016,31(1):94-102.
[5] 李瑞忠,陈铮,苏宏田.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形势分析[J].煤炭经济研究,2019,39(7):4-9.
[6] 汪行,范中启.基于改进GM(1,1)模型的能源消费预测研究[J].煤炭技术,2017,36(8):305-307.
[7] 杨明,杜萍静,刘凤全,等.能源消费发展及预测方法综述[J].山东大学学报(工学版),2020,50(1):56-62,71.
[8] 孙学英.中国能源消费地区差异的特征分析[J].统计与信息论坛,2011,26(4):52-55.
[9] ANG B W,ZHANG F Q.A survey of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[J].Energy,2000,25(12):1149-1176.
[10] 王玉潜.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[J].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2003(8):151-154.
[11] 张惠茗.区域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[D].重庆:重庆大学,2017.
[12] 喻翠玲,梁彩懿.能源效率地区差异、能源消费结构与中国碳排放[J].开发研究,2015(6):88-91.
[13] 展秀萍.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研究[J].智库时代,2019(32):25,28.
[14] 杨保河,刘伟.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南能源消费强度区域差异研究[J].开发研究,2015(4):111-114.
[15] 张晓平.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[J].资源科学,2008,30(6):883-889.
[16] 屈甜利.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化石能源供给研究[J].商,2015(29):274-275.
[17] 唐志晶,秦梦真,王执政,等.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能源结构研究[J].无线互联科技,2018,15(14):106-108.
[18] 罗斐,罗婉婉.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问题与对策[J].中国煤炭,2010,36(7):21-25.
[19] 马晓微.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特征[J].中国能源,2008,30(10):23-27.
[20] 刘立涛,沈镭,高天明,等.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时空演进特征[J].地理学报,2012,67(12):1634-1644.
[21] 张雷.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探讨[J].中国软科学,2001(4):7-12.
[22] 李齐.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矛盾转变[J].国际石油经济,2018,26(4):18-26.
[23] 傅伯杰,刘国华,陈利顶,等.中国生态区划方案[J].生态学报,2001,21(1):1-6.
[24] 王劲峰,徐成东.地理探测器:原理与展望[J].地理学报,2017,72(1):116-134.
[25] 董志凯.转型之路: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(1992—2001)[J].中国经济史研究,2008(4):11-19.
[26] 贺灿飞,王俊松.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研究[J].地理科学,2009,29(4):461-469.
[27] 杨洋,王非,李国平.能源价格、产业结构、技术进步与我国能源强度的实证检验[J].统计与决策,2008(11):103-105.
[28] RICHARD F G,MUN S H,DALE W.Why has the energy-output ratio fallen in China?[J].The Energy Journal,1999,20(3):63-91.
[29] 张文玺.中日韩GDP、人口、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3,23(5):125-134.
[30] 黄飞雪,靳玲.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[J].产业经济评论,2011,10(1):104-121.
[31] 张雷,蔡国田.中国人口发展与能源供应保障探讨[J].中国软科学,2005(11):11-17.
[32] 姜巍,高卫东.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[J].世界地理研究,2013,22(3):160-168.
[33] 李洋.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动态影响检验[J].商业经济研究,2015(12):52-54.